2018 DSE 中文卷二第一題:

舊地重遊,看到眼前景象,難免興起一番感受。
試以「重遊舊地所見有感」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 舊地重遊類型的題目似乎經常出現,而作為記敘、描寫、抒情元素皆需要具備的題目,發揮空間雖然大,卻難以在眾多考卷中突圍而出,其抒情立意反倒容易流於表面、描寫粗疏。

🤔 那麼,面對這條題目的時候,同學需要扣緊甚麼地方、可以選取麼取材、採用麼寫作手法才能獲得高分?接下來 NoteSity 小編便分享這條題目的得分方法!💡

 

一、審題及題解🧐

 

1. 「舊地重遊」🚲

「舊地重遊」為文章的記敘部分,即所述地方並非第一次到訪,可以是第二次到訪的景點,亦可以是非常熟悉地點,小至公園,大至國家亦可,而過往的經歷可影響到重遊的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重遊與曾經的遊歷經驗,相隔時間應為一段較長的日子,不應太短(如相隔數天),否則難有景物、人事之改變,而難有今昔對比。

❗️另外,「遊」有遊覽、觀賞的意味,並非「參與」,不能寫再次參與比賽而沒有寫觀賞的過程。

 

2. 「所見」👀

「所見」為文章的描寫部分,即需要刻畫眼前景象、描寫景物。需要注意的是描寫之景物並非無的放矢為寫而寫,而是需要或多或少與個人感受、感悟反思等相關聯,即觸景生情。

由於「舊地」為不止一次到訪的地方,所以在描寫「所見」的時候,往往需要描寫過往與眼前景物相關的回憶,描寫今昔異同——或無變化,或有變化。

❗️另外,考評局教師會議簡報亦強調,文章亦需要注意詳略,故描寫景物的部分若是情感由生的主因,便需要描寫得具體細緻;但若只是觸發感悟的助因,則需較為扼要精煉。

 

3. 「有感」💭

「有感」為文章的抒情及抒發感悟道理的部分,感受需要圍繞舊地所見加以展開,並緊密扣連。

所述感受可以是親情、友情、對社會/人生的慨嘆、對自己的意義等,悲、喜、濃、淡皆可。

所抒感受之高低、是否深刻、是否真實自然、是否能與景物扣連是最爲關鍵的得分部分。

 

二、取材及寫作方向 💡

這條題目有很多素材可以選用,同學可能會認為寫故鄉、寫親情似乎是陳腔濫調,但要注意的是,只有陳腔濫調的文字,沒有陳腔濫調的取材。

❣️文章能否引人入勝,在於如何敘述、剪裁、鋪排。

所以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取材表格,希望能引發靈感。當中,「所見」為描述的關鍵細節,若能與「有感」的某些情、理緊密扣連,相信同學必定能獲得不俗的分數。

 

「舊地」*

「所見」

「有感」

舊居、故鄉

屋外:野草叢生、老榕樹、石板路VS柏油路、農田小溪、斑駁的牆壁、香火不再的祠堂……

 

屋內:緊閉的鎖、生鏽的門、停擺的時鐘、破碎的鏡子、殘舊的窗簾、昏黃的燈光、蒙塵的照片……

情:緬懷童年、追憶故人、感概變遷、重遇故人之喜

 

理:物是人非、滄海桑田(城市變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情冷暖(冷漠自私VS熱情溫暖)、珍惜眼前人、知足常樂

母校

校外:學校外牆新刷的油漆、魚貫而入的學弟學妹、他們新簇簇的校服……

 

校內:大樹、魚塘、樓梯、小食部、運動場、禮堂、課室、書桌、百葉簾、黑板……

情:緬懷青春、追悔過去的少不更事、感念師恩、身份轉變領悟老師曾經的教誨

 

理:時光匆匆、成長、物是人非、「書到用時方恨少」、反思校園欺凌

老店舖

店鋪:冰室、粥麪店、涼茶店、海味店、金魚店、補鞋、麪包店、茶樓……

 

店內:斑駁的招牌、手寫的價錢牌、木椅、舊式電視、「雞公碗」……

情:緬懷童年、追憶故人、感概變遷、重遇故人之喜、感概人生

 

理:人情味、集體回憶、城市變遷、連鎖壟斷、知足常樂、人生況味

(e.g. 2014 DSE《第九味》、電影《歲月神偷》「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

得以保留的舊建築

建築:九龍寨城、油麻地戲院、新光戲院、藍屋、和昌大押、深水埗主教山儲水庫……

情:緬懷童年、感概變遷

理:集體回憶、城市發展、保育議題、香港歷史文化

公園、街道

公園:香港公園、九龍公園、維多利亞公園、荔枝角公園……

 

街道:金魚街、花園街、鴨寮街、廟街、通菜街、西環高街……

情:緬懷童年、追憶故人、感概變遷、重遇故人之喜、感概人生

理:人情味、集體回憶、城市變遷、人與自然

更多靈感可瀏覽「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網頁

旅遊名勝、城市、國家

名勝:中國故宮、中國黃山、中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法國羅浮宮、馬爾代夫、意大利威尼斯……

情:身在異鄉的孤獨、成長的喜悅、對於人類文明文化/自然之工的震撼

理:個人成長(變得勇敢、獨立、不依賴父母等)、緬懷童年、人與自然(人之渺小)、歷史文化、夢想

 

* 根據考評局教師會議簡報,虛構的地方如夢境、外太空星體等亦可接受,但需要言之成理。然而,虛構的地方較難描述刻畫或引起共鳴,風險較大,故小編並不建議以此作為取材。

 

三、進階寫作技巧

 

1. 今昔對比 🎭

這條題目最重要的要求便是要有眼前「所見」景物或人物的今昔對比,通過對比回憶與眼前所見,才能引發情思,帶出思考。

😔 不少同學描寫景物或人物時,都只「交代」眼前所見的設施、物件,卻沒有細緻地將其特徵或變化加以描述;又或寫人物時千人一面,沒有刻畫人物的專屬個性,從而欠缺說服力與真實性,文章自然難以打動讀者。

那麼,怎樣才算是好的「今昔對比」呢?先看看小編當年5**考卷的例子🌟:

昔:站在這偌大的四合院前,便已見朱門金鎖,兩旁呢,則有一堆朱紅對聯,蒼勁地寫着幾個大字。抬頭一看,便是青瓦砌成的頂,還有翠綠的藤蔓蜿蜒地「出牆來」。外婆推開門,我跨過門檻,張目所見皆是生機處處——院中的一口石井旁是一棵鬱鬱蔥蔥的大樹,直竄天際,兩旁是有點斑駁殘舊得房間,而正後方便是那較有威嚴的正廳。

 

今:抬頭看着這朱紅大院,紅的繼續紅着,綠的繼續綠着;藤蔓仍舊「出牆來」,只是比起記憶中長了許多;那幅對聯,蒼勁的字仍舊,只是斑駁得已難再辨認,似乎一切依舊,卻又有那麼一點不同。我推開門,映入眼簾的仍是那棵大樹,但現在它似乎已變得頹唐——枯葉稀稀落落,風一吹便紛紛落到石井裏。而石井邊的青石地上,早已漫佈野草野花,荒蕪得很。是因為無人打理了麼?……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所對比的景物皆為一些細節:大門、對聯、藤蔓、大樹、石井。

而表示其變化的重點,便在於刻畫其顏色、質感、帶給人的感受:斑駁、頹唐、稀稀落落、荒蕪……

這些景物經歷多年以後,並非全部有變化,而是不變之中又有點不同,似乎是本就如此,又似是記憶作祟,而其變化的原因,便在於外婆是否仍在——這樣便將景、人、情緊密聯繫,而情感亦更為細膩。

所以,同學在描寫今與昔的畫面時,記得捉住細節加以刻畫,刻畫的時候記得用一些有所對比的形容詞,如鮮豔VS黯淡、變得斑駁、熱鬧VS冷清、生機盎然VS荒蕪……🍃🍂

 

2. 以物喻人 🧚

所描寫的景物中,可以選取部分一至兩件物件用來比喻人,這樣便能使情、景、人更緊密扣連。例如:

  • ⏰停擺的時鐘
    → 故人已經不在
     
  • 🌳蒼老的大樹
    → 父母或祖輩年歲的增長
     
  • 🪞破裂的鏡子
    → 破裂的關係
     
  • 🍵一杯清香的甘中帶苦的菊花茶
    → 既嚴肅又溫暖的老師或父親 / 苦盡甘來的人生

而這些比喻或象徵,結合今昔對比,便可貫穿全文。以事物的變化比喻人或事的變化,整篇文章層次便會更為豐富。

 

3. 引用詩詞、名句 💮

由於這條題目發揮空間較大,很多常見的道理皆可表達,例如物是人非、時光匆匆、生命無常、珍惜眼前人等。若不想在昇華部分泛泛而談,便可以加入一些詩詞名句,讓反思更為深刻、具有文化韻味。例如:

  • 物是人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生命無常: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 生離死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愁緒: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珍惜眼前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 尊老愛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成長: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 眼界:
    「坐井而觀天,日天小者,非天小也。」

 

四、總結 🔑

「重遊舊地」是記描抒題目最為經典的題型,歷屆 DSE 中文卷二作文題目如「足印」、「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我在______之中找到快樂」等皆可應用「舊地重遊」的部分素材或技巧。

同學不妨多嘗試寫幾個「舊地重遊」的故事,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考試的時候亦可能會派上用場!🤩

以上便是小編分享的心得,希望能幫助同學獲得寫作靈感,甚至可以應對來屆 DSE 的題目!若同學希望參考更多文章示例,可購買DSE 中文寫作範文集,從佳作中學習寫作的素材及技巧!💪

 

🔔 唔想錯過最新優惠、DSE 讀書心得、考試資訊的話,記得要 follow NoteSity Instagram 專頁啊!你仲可以 click 呢度 免費訂閱 NoteSity 嘅電子報,小編會定期將 DSE 讀書 TIPS、考試攻略分享俾你~ 

💭 咩係 NoteSity?NoteSity 是全港最大的學生資訊及優惠平台,為大家搜羅全港優惠及學習資訊。由讀書考試、升學、飲食娛樂至電子產品,滿足學生的日常生活所有需要!

📚 訂購高質 DSE 筆記、補充練習與參考書:中文科 | 英文科 | 數學科 | 通識科 | 理科 | 商科 |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