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混淆因果

 

小編曾經幫過中學生補中文,發現佢論說能力唔高,成日會犯啲邏輯錯誤。由此可見,香港中學生成日會犯邏輯問題,寫作時需要多加留意。❗️
 

一、以偏概全
同學睇上面嗰段嘅時候,有冇留意到小編犯咗啲咩邏輯問題呢?呢度犯嘅,係「以偏概全」嘅謬誤。以偏概全,係指由少數例子推出概括嘅結論。好似上面嗰段咁,小編知道嘅只係一個同學嘅能力,並唔代表其他中學生都係咁。咁樣推論出嘅結論,雖然有機會啱,但更多時會有所偏頗,未必能夠反應真實情況。
 
咁點解我哋會犯呢種邏輯錯誤呢?面對唔熟悉嘅事物,或者係容易接受嘅結論,我哋就有可能不自覺以偏概全。舉個簡單例子,假設同學對法國人冇乜認識,偶然識咗位法國朋友,發現佢好熱情開朗🤩,你可能會有咁嘅諗法:「原來法國人嘅性格都係咁熱情開朗㗎」。「法國人好熱情開朗」呢句陳述有可能啱,亦有可能只係個別例子。對住唔熟悉嘅事物,我哋可能會畀第一印象影響咗,以偏概全。下次寫作前,不妨先諗諗:呢個係咪個別例子?其他人或事係咪都係咁㗎?最簡單嘅方法,當然係搜集多啲資料同埋數據📊,支持自己嘅論點。成個論證過程亦都會有說服力好多。
 
值得一提嘅係,中文都有「以全代普」嘅現象。驟眼睇,可能會以為佢同「以偏概全」係相似嘅概念,但其實兩者截然不同。以全代普,係指用望落似係全稱嘅語句(語句帶有「全部」、「每一個」、「任意」嘅意思)去代替普遍語句(語句反應一般而言嘅情況),目的其實只係方便寫作,並唔係邏輯謬誤。睇吓下面兩句例句:

  1. 「香港人愛去日本旅行🏮。」
  2. 「日本商品包裝精美✨。」

驟眼睇,大家可能會誤以為呢兩句犯咗以偏概全嘅毛病,但其實佢哋真正嘅意思係:

  1. 大多數香港人愛去日本旅行。」
  2. 一般而言,日本商品包裝都很精美。」

雖然首兩句例句嘅意思未必及下面兩句清楚,但表達就比較簡潔。所以同學切記,唔好為咗令文章更客觀得體,過度增加字句釐清自己想表達嘅概念,唔係就會變咗畫蛇添足,令文章讀落好長好譖㗎喇!
 

二、混淆因果

另一個同學常犯嘅錯誤,叫混淆因果。簡單嚟講,係將事情嘅原因同結果調轉咗,有時甚至係將兩樣冇因果關係嘅事物刻意加上邏輯關係。好似下面嘅例句咁:

「讓座能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不僅可讓座予長輩,更可讓座給傷殘人士和孕婦,從而提高我們的同理心。」

到底係因為我哋讓座,所以我哋會有同理心;定係因為我哋有同理心,所以會讓座?細心思考,應該就會知道,正確嘅應該係後者:一個人受家庭教育或者社會教化薰陶,會慢慢培養出同理心,繼而選擇讓座。所以例句咁寫,其實就係將原因同結果混淆咗。
 
混淆因果,有時可能係受到時間順序影響,會以為先發生嘅事,一定會影響之後嘅事情。又睇吓下面呢句:

「詩欣吃了感冒藥💊,後來頭更痛了。一定是感冒藥令病情惡化的!」

按時間嚟睇,「頭更痛了」的確係發生喺「吃了感冒藥」之後,但唔一定係食感冒藥導致嘅。同學寫議論文嘅時候,一定要留意,一件事發生,可能有唔同嘅因素影響。好似例句咁,詩欣頭越嚟越痛,可能係因為佢冇充足嘅休息,或者係房入面溫度太高,當然都有可能係食咗感冒藥,但就唔能夠一口咬定「頭更痛了」必然係「吃了感冒藥」導致嘅。
 
正如上一段所講,一件事發生,可能有唔同嘅因素影響,有啲因素比起其他其實次要得多。如果論證嘅時候,用咗呢啲微不足道嘅因素嚟論證,會削弱論點嘅說服力。

「你整天打電動🎮,怪不得會加劇全球暖化🌎!」

「打電動」用嘅電腦、手機或者遊戲機,的確會嘥電。而香港發電主要嘅燃料都係煤炭。燒煤嘅時候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呢種溫室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引致全球暖化。但電腦、手機、遊戲機嘅耗電量及唔上冷氣機、暖爐,家居用電量又遠遠及唔上商業用電。所以打機會加劇全球暖化,其實唔係好站得住腳嘅論點。

寫議論文嘅時候,如果要論證一件事會引致另一件事發生,就要諗吓佢嘅影響力係咪好大。呢句咁,講話「人類工業活動日盛,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加劇全球暖化。」就會有說服力得多。

 

三、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簡單嚟講,就係一連串嘅因果推論入面,每一環論證都誇大咗,令到結論變得唔合理。下面嘅示例想論證年輕人唔應該食水煙,不如大家試吓搵吓呢段論證有咩問題?🔍

「青少年如果吸食水煙,便會對吸煙躍躍欲試。香煙含有許多有害化學物質,有損健康。因此,年輕人不應吸食水煙🙅🏻‍♀️🙅🏻‍♂️。」

上面嘅例子,雖然想論證年輕人唔應該食水煙,但論點每一環嘅說服力都好薄弱。「食水煙」同「食煙」係類似嘅事物,但兩者之間唔一定有必然嘅邏輯關係。亦即係話,食水煙嘅人,唔一定會食煙。
 
咁呢個例子要點改好呢?如果想論證食水煙嘅禍害,其實直接分析食水煙點樣損害健康就得㗎喇!一齊睇吓下面嘅改寫示例:

「水煙的煙霧含有類似燃燒煙草的致癌物質,例如甲醛、苯、重金屬。美國有研究指出,吸食水煙吸入的焦油是香煙的25倍,吸入的尼古丁是香煙的2.5倍,可見水煙既會令人上癮,亦會損害健康。年輕人應少吸食為妙。」

改寫過嘅例子,邏輯關係清楚好多:因為吸食水煙會令人上癮,而且有損健康,所以年輕人唔應該食。調返轉講,如果論證係建基喺某啲前設,例如食水煙嘅人一定會食煙,論點嘅說服力就會大減。

睇完上面嘅改寫示例,係時候要挑戰吓自己!😤 下面嘅句子,同學又知唔知應該點改寫呢?諗吓下面嘅句子有咩邏輯問題,再試吓改寫句子,應用返你啱啱學過嘅嘢啦~(呢篇文章最底會有參考答案!✨)

實戰題💪🏻:「讀一所好中學,才能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生活無憂🤩。」

 

四、循環論證
循環論證,即係用嚟證明論點本身嘅論據,佢嘅真確都需要論證。睇完都唔係好明?😵 一齊睇吓下面嘅例子啦!

同學甲:我是全班最聰明的。
同學乙:為什麼你是最聰明的?
同學甲:因為我腦袋很靈光。

同學甲嘅答案好似解釋緊點解佢係全班最聰明嘅同學,但其實佢只係解釋緊咩叫「聰明」,而唔係「點解佢係最聰明嘅」。如果同學甲要解釋嘅話,佢其實可以咁講:「我考試成績總是最好的,老師問問題,我也是第一個舉手回答,答得快又準😤。」
 
不如再睇吓呢個技巧點樣應用喺文憑試度啦💁🏻‍♂️

2016年第三題: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
假設其中一段論點咁樣寫:「傳統拖累創新,造成社會進步的負擔。」

呢一段,其實只係用唔同嘅字,去重複一次「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冇解釋到傳統拖累創新嘅原因。考試寫文章,有時可能突然「情思枯竭」,諗唔到點鋪排論點,於是嘗試用唔同嘅文字,複述多次分論點。呢個時候,同學可以諗吓有咩角度切入,可以幫自己闡述個論點。呢度嘅例子,我哋可以從社會角度入手,講吓傳統觀念點樣拖累飲食業嘅創新:「傳統思想,會使人們墨守成規,被傳統觀念束縛,安於現狀,不敢創新求變。試想像,若麪包店過於執着傳統月餅的外貌、材料、味道,又怎能推陳出新,發明大受好評的冰皮月餅和奶黃月餅🥮?」
 
其實寫議論文嘅時候,論證要做得好,就要諗吓點樣拓展論點,延伸說明。千祈唔好以為換句話講多次個分論點,再加個例子,就叫做完整同嚴密嘅論證呀!😔
 

五、借助權威
見到呢個標題,有同學可能會問:權威人物係我哋嘅榜樣楷模,佢哋地位高,受人敬重,講嘅說話都比較可信,​點解唔可以借助權威去作文?​🤔 呢部分,小編都用返文憑試嘅題目同大家分析啦😉

2016年第二題:我在朋友之中找到快樂。(註:題目本身係「我在____之中找到快樂」,「朋友」係小編後加嘅。)
又假設其中一段論點咁樣寫:「論語有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認為,有朋友從遠方探望自己,十分快樂。孔子這樣說,說明人人也能從朋友中找到快樂,我也不例外😜。」

單單因為孔子咁樣講,就斷言每個人都可以從朋友之中搵到快樂,正正就犯咗借助權威嘅謬誤喇!每個結論都有背後嘅原因。如果寫文章嘅時候,單單話某位名人講過,所以得出某個結論,論證就會唔夠嚴密。要改寫例子嘅論證,可以先講咗自己點解覺得可以從朋友之中搵到快樂,再引用名人嘅說話,咁樣就可以有「畫龍點睛🐉」嘅效果。例子改寫:「朋友能互相切礎學習,彼此勉勵進步。有朋友一起分享箇中快樂,傾訴心事,是很幸福快樂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也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探望自己,聚舊聊天,是樂事一樁。」

 
小結
上文分享咗五個同學常犯嘅邏輯謬誤,其實只要寫作嘅時候,多啲留意,就唔可以避免呢啲問題。希望呢篇文章可以提醒返同學,寫作嘅時候多啲留意,多啲練習,就可以避免呢啲問題邏輯謬誤㗎喇!💛

 
最後,小編畀返實戰題嘅改寫參考答案大家:✨
「讀一所好中學,教師資源、校園環境、學校配套較佳,同學方能在良好環境學習,提高考上知名大學的機會。知名大學聲譽高,畢業生出路平均較多,較易找份薪酬高的工作。」

  • 貼士一💛:講清楚啲句子之間嘅邏輯關係,論證先有層層推進嘅感覺。
    (讀一所好中學=教師資源、校園環境、學校配套較佳同學方能在良好環境學習提高考上知名大學的機會)
  • 貼士二💛:避免用太主觀嘅字眼,用多啲客觀嘅字詞
    (❌好大學 ⭕️知名大學;❌好工作 ⭕️薪酬高的工作)

 

🔔 唔想錯過最新優惠、DSE 讀書心得、考試資訊的話,記得要 follow NoteSity Instagram 專頁呀!你仲可以 click 呢度 免費訂閱 NoteSity 嘅電子報,小編會定期將 DSE 讀書 TIPS、考試攻略分享俾你~ 

💭 咩係 NoteSity?NoteSity 是全港最大的學生資訊及優惠平台,為大家搜羅全港優惠及學習資訊。由讀書考試、升學、飲食娛樂至電子產品,滿足學生的日常生活所有需要!

📚 網上購買 DSE 溫習筆記、補充練習與參考書:熱門產品 | 優惠套裝 | 產品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