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Tom Mong:香港咖啡地圖dakka創辦人
Don't Think, Just Do!
在香港這個講求效率、步調快速的城市裡,我們總是在尋找讓生活更便捷的方式。而近月在App Store上爆紅、由香港人Tom Mong所創立的咖啡店地圖App「dakka」和酒吧地圖App「sippit」,便是這樣一個「將不便變成方便」的絕佳例子。
Tom既是創業者,也是一位Indie Hacker(獨立開發者),與我們分享他如何從一個小小的生活痛點出發,用短短五天時間打造出一個備受追捧的App,並將「Don't Think, Just Do!」這句話奉為他的行動指南。
Tom 作為一位咖啡愛好者,他經常與朋友四處探訪不同風格的咖啡店,但卻常常忘記哪些是值得一再回訪的,哪些是不如預期的。在忙碌的生活中,他沒有時間去仔細整理和紀錄,就算在Google Map上建立清單,尋找起來也未必方便,特別是想找附近有沒有適合工作、聊天的地方時,總是得花上不少時間去過濾和篩選。
「為什麼不製作一個應用程式,將所有咖啡店放在一個應用程式上,方便自己外出的時候容易看?」 這個簡單的念頭,成為了dakka的靈感源頭。dakka的出現,不單單是為了解決他個人的問題,更帶著一種Indie Hacker的精神──發現一個問題,然後寫一個App來解決它,並分享給有同樣需求的人。
有趣的是,「dakka」這個名字其實也充滿了香港的在地特色。Tom在思考App名稱時,希望它能既地道又容易記住,最終他選擇了廣東話「打卡」的諧音。這個名字不僅點出了人們去咖啡店拍照分享的習慣,也讓這個App從一開始就散發著一股親切感。
在 dakka 成功之後,Tom又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個他熱愛的領域——酒。就像咖啡一樣,他也是個愛酒之人,從紅白酒、啤酒到清酒都有涉獵。他發現有一個記錄香港雞尾酒吧的地圖,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了:「不如可以將這個地圖再進化,或者再加一些東西進去」。就這樣,sippit 在 dakka 原有的基礎上誕生了。
sippit 這個名字同樣是Tom精心設計的。它來自英文單字「Sip」,代表著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嚐,傳達出一種輕鬆、非以「豪飲」為主的飲酒概念。這個名字不僅有趣,也符合App 的調性,讓 sippit 一推出就在 App Store 獲得了不錯的成績,甚至曾衝上 App Store 第六名。
當我們聽到Tom只用五天就寫出 dakka 這個App時,無不感到驚訝,問起他大學時期的是否修讀相關學科,Tom 謙虛地表示,雖然大學時在HKU主修 Computer Science,但他也強調,如今要學寫程式,並不需要具備相關學科背景。
「我身邊有幾個朋友,都不是讀這些學科出身,甚至是文科出身,他們都寫到應用程式出來」。Tom認為,這都歸功於AI 的進步。他建議年輕人可以善用 YouTube 上的教學影片和 AI 工具,用對方法,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做出一個「真正可以用的應用程式」,而不僅僅是練習用的作品。他將 AI 的出現形容為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習新事物的速度大大加快,也讓不懂程式的人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化為現實。
dakka 和 sippit 的爆紅固然令人興奮,但對Tom來說,更大的挑戰才剛開始。他將App的發展分為「從零到一」和「由一變十」兩個部分,而後者才是真正的難關。
「如何持續令 dakka 一直有人用,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就是這個」。Tom坦言,他們目前處於「為愛發電」的狀態,App沒有廣告,也不收費。他們正在思考如何找到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讓App能夠有足夠的資源繼續發展壯大,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同時,作為一個「Single Function App」(單一功能應用程式),dakka 的功能相對簡單,專注於解決「尋找咖啡店」這一個核心問題。這也帶來另一個挑戰:如何權衡使用者的建議,決定哪些新功能值得加入,哪些則會讓App變得複雜、失去初衷。
儘管如此,Tom 對於 dakka 的未來發展仍充滿想法。他希望能夠將 dakka 社群化,讓它不只是一個地圖 App,而是一個真正連結咖啡愛好者的平台。他也正在考慮在App中加入會員儲分、電子優惠券等功能,並思考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幫助咖啡店解決「離峰時段」等問題。這些想法都顯示出他不僅僅想做一個成功的 App,更希望透過這個 App 來為整個咖啡社群創造價值。
除了分享創業心得,Tom也毫不藏私地分享了他的私心口袋名單,包括三間他特別喜歡的咖啡店和三間酒吧。
在訪問的最後,我們請Tom分享一句座右銘,他毫不猶豫地說出了電影《壯志凌雲》(Top Gun)裡的經典對白:「Don't Think, Just Do!」。這句話不僅是他個人的行動寫照,也是他想送給所有年輕人的鼓勵。
Tom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好的發明、一個成功的產品,往往都是從一個簡單的「想讓自己生活更方便」的念頭開始。重要的是,當想法出現時,不要想太多,不要被複雜的現實嚇倒,而是要抱持著「Don't Think, Just Do」的態度,勇敢地去嘗試。因為,正如Tom所說,現在是最好的時機,而行動力,才是將所有不可能化為可能的關鍵。
更多勵志故事,盡在 NoteSity!讓我們一起探索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旅程。
想了解更多優惠消息、學生專屬福利?訂閱 NoteSity 的免費電子報,優惠資訊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