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歐化中文,可避則避?
開始呢篇文章之前,不如一齊睇吓下面嘅例句先:😃
「家朗是一個小五學生。今天常識課,他進行關於全球化的匯報,表現出色,被老師稱讚。」
唔知同學有冇留意到呢句句子有咩問題呢?其實呢句裏面有唔少都係歐化中文。咩叫歐化中文?歐化中文又叫做西化中文,係指語法、文筆、風格或用詞,受英文或其他印歐語系文法影響,寫咗做不合傳統中文語法嘅句子😣。跟住落嚟,小編會為同學一一拆解文首嘅句子犯咗邊啲歐化中文嘅毛病。
一、濫用數量詞
其實喺中文語法入面,好多時都可以省略數量詞。好似例句開頭嘅「家朗是一個小五學生」,其實寫成「家朗是小五學生」就可以。點解會有咁嘅問題?可能係受到英文影響,不自覺咁加咗數量詞。英文嘅話,‘Edgar is a Primary Five student.’ 一定要加上 'a' 呢個冠詞(article)先符合英文文法。同學寫作嘅時候,用咗英文嘅邏輯思考,寫出嚟嘅中文就有可能比較歐化,文句夾雜一啲不必要嘅冗詞。
再講吖,中文嘅數量可以靠上下文或者常識推斷,好似呢句咁:
「家朗去看醫生。醫生說家朗得了感冒,回家須準時吃藥、多喝水、多休息。」
雖然句子冇表明,但憑下文推斷,我哋知道家朗睇嘅係一位醫生️,所以就唔需要喺句子入面特登寫明「家朗去看一位醫生」,咁樣句子讀落亦更加簡潔。
二、弱化動詞
有時候,有啲詞語明明係動詞,但同學可能當咗名詞咁用,再幫名詞化嘅動詞配上動詞。好似例句嘅第三句分句咁,「他進行關於全球化的匯報」,「匯報」本身係動詞,但呢度就變咗名詞咁用,令到句子複雜咗。既然「匯報」本身可以做動詞,咁將句子寫成「他就全球化議題匯報」,讀者都會明白句子嘅意思。
一般而言,英文傾向多用名詞,中文就多用動詞。好似例句咁,如果係英文,可能會講 ‘Edgar made a presentation about globalisation.’ 'Presentation' 會當係名詞咁用;但中文就可以講「家朗就全球化議題匯報」。
再舉多句例子:「他成績的退步令他下學期必須努力追回成績💪🏻。」呢句入面嘅「退步」本身可以用作動詞,其實就冇需要將佢變成「……的」嘅名詞結構,直接寫成「他成績退步,下學期必須努力追回成績。」就可以。下次寫作嘅時候,尤其係去到校閱嘅階段,不妨留意自己用嘅詞語係咪動詞。如果係動詞,而你又當咗名詞咁用,就可以諗吓點樣用返動詞結構表達。
三、濫用被動句
另一點中英文好唔同嘅地方,就係中文少用被動句,多用主動句。而且,被動句常用嘅「被」字,喺中文其實帶有負面意思。例句最尾一句分句「被老師稱讚」,明明「稱讚」係正面嘅行為,但用咗「被」字,意思會變得比較負面,讀起嚟略嫌奇怪。其實中文有好多其他字表達被動語態,例如比較正面嘅「獲」、「蒙」,中性嘅「給」、「受」,負面嘅「遭」。如果真係要用被動句,就要諗多一步,睇吓句子本身嘅語氣係正面定負面,再選取合適嘅詞語。好似例句咁,就可以改寫做「獲老師稱讚」。
值得一提嘅係,英文有時用被動句,係有意隱去主語。例如下面句子咁:
‘Firemen walk out from the building after the fire is put out.’
即使句子冇提及到,我哋都好清楚火係由消防員撲滅嘅。中文慣常用主動句表達,寫成「消防員撲滅火種後,離開大廈。」有啲時候,亦可以用主動句,表達被動嘅語氣,例如「火撲滅後,消防員離開大廈。」呢度望落雖然好似主動句,但其實火係畀消防員撲滅,只係表達比較靈活。當然同學亦都可以用被動句,寫做「火給消防員撲滅後,消防員離開大廈。」雖然話就話中文比較常用主動句,但唔代表其餘兩種寫法比較遜色,同學只要揀自己鍾意嘅寫法就可以。
四、良性歐化
上文討論咗好多,都係歐化中文嘅問題。咁係咪代表歐化中文百害而無一利呢?咁又唔係,文學大師余光中教授喺〈剪掉散文的辮子〉呢篇文章講到,「現代散文當然以現代人的口語為節奏的基礎。但是,只要不是洋學者生澀的翻譯腔,它可以斟酌採用一些歐化的句法,使句法活潑些,新穎些……。」所以話,只要用得其所,歐化中文其實都可以令中文表達更靈活多變。
睇返例句入面嘅「全球化」一詞,其實都係譯自英文嘅 'globalisation',而且中文確實又冇其他地道嘅表達方法。又好似「綠化」呢個詞語咁,其實有「栽種植物嚟改善環境」嘅意思,短短兩個字,承載嘅信息量已經好多。雖然呢啲詞語無疑係歐化嘅表達,但喺討論相關議題嘅時候,又不失為簡潔嘅表達方法。
當然啦,好多歐化中文其實都冇必要。文首嘅例句,即使唔用歐化中文,用返中文固有嘅表達方法,一樣可以表達到同樣意思:
「家朗是小五學生。今天常識課,他就全球化議題匯報,表現出色,獲老師稱讚。」
改寫之後,呢句句子係咪更加易讀簡潔,又唔會扭曲咗原本嘅意思呢?既然中文有慣常嘅用法,又何樂而不用呢?😉
🔔 唔想錯過最新優惠、DSE 讀書心得、考試資訊的話,記得要 follow NoteSity Instagram 專頁呀!你仲可以 click 呢度 免費訂閱 NoteSity 嘅電子報,小編會定期將 DSE 讀書 TIPS、考試攻略分享俾你~
💭 咩係 NoteSity?係全港最大網上教育書店,為你搜羅不同作者及出版社嘅 DSE 溫習筆記、補充練習與參考書,一個平台匯聚你需要的嘅 DSE 資源,幫助你考好 HKDSE。
NoteSity 為搜羅全港優惠及學習資訊💛 免費訂閱電子報,搶先獲得最新消息!
最新優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