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2014 DSE 中文卷二第三題: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試談談你對這種處世態度的看法。
一、命題解釋🔍
同學在打開 2014 DSE 的中文寫作試卷過後,第一步應是尋找題目中的核心概念(大多情況皆為三個)。一般而言,DSE 作文題目中的核心概念是文章以及題目的重心,因此同學在寫作時內容必須圍繞某幾個核心概念出發,這樣才能做到扣題。
另外,文章要做到見解獨到,洞見深刻,也是在核心概念中下功夫,而非單純引用中外經典,「旁徵博引」。
而 2014 DSE 中文卷二第三題這條「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的作文題目,十分注重同學是否有解釋核心概念的能力。我們先看以下三個核心概念的解釋:
1. 做第一🥇
同學在解釋「做第一」時,往往會過於側重講述名次以及地位上的第一,如成績優異者抑或是社會地位顯赫的百萬富翁,這種說法當然沒有錯,但是內容過於狹窄。
所謂「做第一」並非單純陳述一個客觀的事實,更是講述一個做人、做事的心態。同學對於這種心態可以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可以解釋為「積極進取」、「勤奮上進」、「富有野心」或是「過於進取」,言之成理則可。若同學可從各方面切入,文章內容固然能夠豐富飽滿。
2. 做最後
同學在解釋「做最後」時,方法以及方向與解釋「做第一」時相似,可從客觀角度出發,略略解釋成為能力最差的人以及排名較後者的好處和壞處,同時詳細解釋「做最後」這種做法所代表的處世態度。
3.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
同學在解釋之時,往往會以「中間」一詞來解釋這種處世態度,這個解釋何謂大錯特錯。
🌟 我們用「合宜」一詞更能解釋上述的處世態度。
例如一個天賦異稟者,要求他考取一個中間的名次,不免是過於消極,同時要求一個天資差劣的人考取中間的名次,難免是強人所難。因此所謂「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是希望人能因應自己的能力,做出合宜的決定,同時不會做出最於偏激(做第一)以及過於消極(做最後)的選擇。
🌟 這個處世態度也能夠以中庸之道解釋,但篇幅有限,會在另一篇章詳細解釋何謂中庸,以及各位DSE的考生應如何理解中庸,將中庸之道運用於作文之中。
🔖 若同學想了解更多中文文化概念,可以參考 NoteSity 網上書店的《DSE 中文語例集(附文化概念精讀)》和《文言文溫習寶典 —— 基礎知識 x 應試技巧筆記》!
二、寫作方向✍🏻
同學在寫作時往往會以為看到題目後,便能隨時所欲地寫作。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在這條題目中,考評局便設下不少陷阱來考核同學地語文能力,同學必須認清這些陷阱才能獲取高分。
在2014 DSE 的議論文中,考評局主要考核同學的論點組織以及歸納能力。
試想想,上述三個核心概念改為三個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同學必須在文中進行詳盡的討論才能將內容觸及這三種處世態度。
❌ 同學在寫作時,往往只會注重於解釋自身立場,而忽略了另外兩個處世態度;同時亦有同學為了兼顧三個處世態度,顧此失彼,詳略不當,無法妥善論證自身看法。
因此同學在思考論點之時,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妥善組織以及歸納腦海中的內容,才能破解考評局所設下的陷阱。
若同學論證時無法在三個論點之間做到詳略得宜,就算見解極有常人不知的獨到之處,也是被陷阱困住,陷入離題或偏題的困境。因此同學在寫作之時必須明白題目的隱藏要求!
三、中國文化概念淺析
《中庸》出自禮記,後來當中的內容被儒家思想採用,而所謂中庸之道亦是指一套處世的態度。中庸之道的內容龐大且複雜,同學實在無法輕易理解,這樣更怎談上在作文中運用這中國文化呢?但其實同學無需深入理解中庸之道的精妙之處,只需捉緊兩個重點則可。
1.「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上述語句是朱熹對於「中庸」二字的註解,朱熹的註解極為精妙,連小編也是看得一頭霧水。
但簡單而言,我們可用「合宜」一詞來理解中庸之道。中庸是指不做偏激之事(無過不及之名),處理事情時從不走向兩個極端,例如我們有少許成就時,不應好高騖遠,遭遇困境時,以不自暴自棄,反之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根據自身的能力以及所遭遇的環境,作出最好的選擇。
因此我們無法說明根據中庸之道,我們人生實際上應作出怎樣的行動,所謂中庸就是要根據情況作出轉變,作出「合宜」的事情。
2.「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上述語句出自《論語》,進一步補充何謂中庸之道,同時亦較為具體地演繹了何謂中庸之道。
根據上述語句,我們可用「不卑不亢」四字總結。語句中提到兩種人,一是膽大且狂妄的狂者,二是膽小怕事的狷者。
而中庸之道就是提醒我們避免成為上述兩種人,反之是在待人接物方面做到不卑不亢,不會過分自卑亦不會驕傲自滿,處事恰到好處,時時作出「合宜」的抉擇。
🔖 若同學想了解更多中文文化概念,可以參考 NoteSity 網上書店的《DSE 中文語例集(附文化概念精讀)》和《文言文溫習寶典 —— 基礎知識 x 應試技巧筆記》!
四、「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與「中庸之道」的關係
當我們大致理解什麼是中庸之道後,回到題目「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相信同學已經能輕易地將「做第一」的人和論語中的「狂者」對應,以及將「做最後」的人對應「狷者」,同時將「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對應中庸之道,處事不偏不倚,同時根據情況作出合宜的抉擇,以及待人接物不卑不亢。
運用中國文化時,同學大多數會顯得十分生硬,讓考官認為學生囫圇吞棗,只是背誦一些古語,並非理解,但當然有方法避免!
1. 同學可先避免在正文論證的過程運用中國文化,能力較弱的同學如果同時處理論點推論、例子推論以及解釋文化概念,會讓自己處於進退維谷的情況,反之同學尾段昇華部分運用中國文化,就可集中精力處理文化概念,避免讓自己寫作時手忙腳亂。
2. 在昇華部分,處理亦不太複雜,同學可先引用古語,然後再作解釋,內容大約2-3句,這樣便向考官展示自身對於文化概念的理解,然後再用3-4句講述同學所引用的文化概念以及文章主論點的關係,這樣便能向考官展示自己能活用文化概念,而非死記硬背!!
「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上述所寫的方法同學必須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方能掌握,同學可先從「不做第一,不做最後」這題目開始練習,因為這題目與中庸之道關係緊密。
五、總結
DSE的題目眾多,它們都能在協助我們準備來年的DSE,但是我們在研究舊試題時,並不需要過於著重於研究何謂當中核心概念的解釋或當蘊含的中國文化是什麼,因為日後能同學不會在遇到相似的字眼。相反我們應著眼於考評局的出題方針以及在題目中設下陷阱的方法,這些才是日後我們會在此遇見的。
🔔 唔想錯過最新優惠、DSE 讀書心得、考試資訊的話,記得要 follow NoteSity Instagram 專頁啊!你仲可以 click 呢度 免費訂閱 NoteSity 嘅電子報,小編會定期將 DSE 讀書 TIPS、考試攻略分享俾你~
💭 咩係 NoteSity?NoteSity 是全港最大的學生資訊及優惠平台,為大家搜羅全港優惠及學習資訊。由讀書考試、升學、飲食娛樂至電子產品,滿足學生的日常生活所有需要!
NoteSity 為搜羅全港優惠及學習資訊💛 免費訂閱電子報,搶先獲得最新消息!